热搜: 钢化玻璃
玻璃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家居家电、现代农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众多行业和领域,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生活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并结合“十二五”玻璃工业发展以及对“十三五”面临形势的判断,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编制了《玻璃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玻璃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玻璃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既满足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家俱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具备了由玻璃大国向玻璃强国转变的基础。
2015年,平板玻璃产量7.87亿重量箱,较2010年增长16.9%;钢化玻璃产量4.5亿平方米,夹层玻璃产量1.1亿平方米,中空玻璃产量4.6亿平方米,加工光伏玻璃3.2亿平方米;玻璃机械主营业务收入310.7亿元,较2010年增长11.2%。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玻璃行业已形成世界最大的产品制造和加工能力,以及包括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程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平板玻璃
2015年规模以上平板玻璃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95.8亿元。截至2015年底,平板玻璃总产能13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生产企业90余家,浮法生产线总计325条,“十二五”以来新增107条,年均增加21条,浮法玻璃产能11.87亿重量箱。
超白压延玻璃。随着国际光伏组件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2006年以来超白压延玻璃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国内共有76座熔窑、169条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总规模已达22850t/d,名列全球第一。太阳能压延玻璃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我国前五位太阳能超白压延玻璃制造企业占全国太阳能超白压延玻璃市场份额57.6%。
2、加工玻璃
近年来,加工玻璃发展迅速,已形成品种、装备、标准配套的加工玻璃体系。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28家,总资产达到1391亿元,实现利润130亿元。深加工率53.1%,较2010年增长19个百分点。
3、玻璃机械制造
玻璃机械制造业继续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专业化和服务化,由低端向高端方向发展,其中高、中、低端市场份额比例分别为20%、40%和40%,服务于不同用户。截至2015年底,我国玻璃机械制造规模以上企业300余家,平板玻璃及加工玻璃机械设备的年制造能力达到30万台(套)。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以速度和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同质化技术发展势头有所减缓,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促进了结构调整与优化。
1、工艺技术结构优化
(1)落后工艺逐步被淘汰。“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工艺1.69亿重量箱。目前,仅剩少量平拉法(含格法)落后生产线。
(2)单线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浮法玻璃单线累计平均规模612t/d,较2010年增加91t/d;利用国产技术已成功建成900~1300t/d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
(3)浮法及优质浮法占比逐年提高。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比例为88%,较2010年增长4个百分点;优质浮法占浮法玻璃总量比例为31.5%,较2010年增长12个百分点。
2、产品结构不断调整,附加值不断增加,产业链不断延伸
主要体现:一是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超厚、超薄、Low-E节能玻璃、TCO镀膜玻璃、高硼硅香港金多宝449920CC等玻璃新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二是玻璃深加工率不断提高,现已达到53.1%。
3、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生产能力5000万重量箱以上的企业,从2010年的1家增至2015年的8家,生产能力占全国总量的45.4%。2015年,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为53.4%。
(三)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通过熔窑大型化及采取各项节能降耗措施平板玻璃能耗水平显著下降。2015年平板玻璃单位综合能耗13.2千克标准煤/重量箱,较2010年降低10.7%。
随着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意识的提高,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抑制。余热利用、烟气治理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到2015年浮法玻璃生产运行企业基本安装了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部分生产线安装了余热发电机组。2015年较2010年单位产品颗粒物排放量下降7.7%,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0.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3%。
(四)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取得进展
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浮法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核心装备升级提速,新兴产业步伐加快。光伏玻璃稳居世界第一;0.3mmTFT-LCD基板玻璃和0.3mm钠钙硅超薄电子玻璃成功稳定量产;Low-E玻璃节能性能不断提高、成本逐步降低;TCO镀膜玻璃、真空玻璃、硼硅酸盐香港金多宝449920CC等新型玻璃不断涌现。
依托“技术研发中心”和行业创新平台,探索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解决行业关键性问题;研发投入有所提高;管理创新取得进展。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浮法玻璃总成品率从原来的80%~85%提高至85%~90%;随着浮法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装备国产化率提高,建线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五)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走出去”已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我国是平板玻璃最大生产国、消费市场和出口国,进出口贸易继续呈增长态势,2015年平板玻璃年出口4496万重量箱,占总产量5.7%,加上加工玻璃等产品出口占10.1%,较2010年有所增长。
依据技术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不断扩大技术输出及服务,开展工程总承包及交钥匙工程。截至目前对外技术输出及工程总承包项目40余条生产线。
(六)行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单纯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非理性扩张思维有所改变,产能过剩初步得到遏制;坚持依据资源、环境禀赋的条件和自身优势、特点,确定发展目标,调整发展战略;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理念普遍增强。树立节约资源,降低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已成共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意识普遍增强,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七)行业经济构成和资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市场化程度有很大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玻璃行业的经济结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及少量的合资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后转变为私人控股、集体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及外商控股并存,其中私人控股及集体控股占60%以上,已成为行业主体,国有控股企业不足10%。
(八)存在问题
平板玻璃产能结构性严重过剩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已经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虽然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但尚未完成淘汰目标,新增产能增长势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浮法玻璃质量从整体上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有差距。从产品结构看,目前普通浮法玻璃过剩,但同时存在结构性缺口,部分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高档建筑玻璃等还需进口;深加工不足,加工制品大多依然处在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低。
浮法玻璃企业前10家的集中度仅为53%,生产较为分散,企业抗御风险能力弱,缺少技术及市场引领能力突出、品牌影响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对玻璃工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较低,新产品率偏少;只有少数大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储备。产品技术水平雷同,同质竞争现象严重。